同样的疼痛,感觉会因人而异!疼痛是主观感受,个体差异很大。每个人对同等程度的 刺激敏感程度不同,感受也不一样,心理因素各异。在临床常碰到同样疾病创伤、同样程度甚至同样年龄组的患者,对术后疼痛表现出来的轻重程度不相同。曾经做过手术的病人对手术疼痛更敏感;性格外露者较性格内向术后更易表现疼痛反应;文化程度高的通常对术后疼痛较敏感,而文化程度低的对疾病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术后疼痛耐受力较强;安静舒适的环境,专注于兴致的交谈可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。疲倦、紧张、焦虑、恐惧、软弱者降低疼痛的耐受力,增加术后疼痛的程度。各种心理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变。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的结果不同!
在术后,疼痛会加重病人的心灵感觉!病人术后疼痛加之对疾病不了解而猜疑、恐惧、失眠。此时在繁忙的护理中灵活应用沟通技巧满足病人被尊重的需要,激发其自我信任、自我价值、自我能力,愿意向护理人员说出自己的感受。针对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,如治疗性触摸,帮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,缓解疼痛肌肉的阻力。接触紧张恐惧的心理。肢体手术后患者,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和疼痛;有引流管和胃管的患者,向其说明留管的目的使用转移注意力和娱乐方法、交谈、听音乐,慢节律的呼吸等等减轻疼痛的方法和技巧。引导病人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的同时消除猜疑增添信心。良好的信心是会打败疾病的!
当然,还有另外一种人!对病情较重的术后病人,护理时要表现得平静自若,严谨持重,操作熟练敏捷,忙而不乱使病人有安全感。尊重病人的人格,和蔼可亲有同情心。特别对待神经衰弱的病人,即使他们过于敏感,也决不能主观地认为他们是无病呻吟、置之不理。只有重视病人心理需要才能帮助其提高疼痛阈值。术后病人疼痛护理要注意执行医疗保护制度。注意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,不随便谈及患者无法接受的疾病,特别是护理持续性、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时避免恶性刺激,防止意外发生。只有这样,疼痛才能降到 !
(53)(32)(32)